2024年7月2日 星期二

重讀「喜」與「捨」

年輕時修讀過一陣佛學,沒有修行所以不能說「學佛」。近日讀了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1961-2022)的修行傳記I May Be Wrong: And Other Wisdoms From Life As A Forest Monk,前兩篇略談了一二。書的第27章勉勵讀者從自己開始,撥開困擾念頭,修習寧定的心。這從來是說得輕易但行之甚難的。不過全書細說修行的真實甘苦,有黑暗時刻,不是口輕輕地說放下自在。

這一章主要為西方讀者淺釋佛教「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作者視之為佛陀為眾生區分的四種「神聖的心境」,也是修行的主旨。四種心境之中,「慈」(英文本從巴利文譯作Loving Kindness)和「悲」(Compassion)比較易明。解說「喜」和「捨」不易,觸發我另外找資料重溫本義。

「喜」(Mudita):作者說,西方文化並沒有真正貼切的對等名詞。Mudita是「人類天生為自己與他人順境感到喜悅的能力」。我恍然明白為什麼中文說「隨喜」。在幸災樂禍剝花生的社會,這是不容易達到的境界吧。

「捨」(Upekkha):意思並非平常說的「斷捨離」。英譯為Equanimity,是安寧平衡的心。不動搖的安寧來自洞察到,興衰成敗、得失榮辱,以及我們的悲喜失望反應,都不是實在的。在大乘佛教,「捨」的涵義擴充為「冤親平等,一視同仁」。「捨」無量心又稱為「等心」,平等看待他人,也是不容易。今天多的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6/6/2024刊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