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3日 星期四

外邦人

今年讀了一些和基督教有關的書和文章,連帶也讀一點聖經。這兒有些精神資源,不是基督徒也能得益。我的閱讀不純粹,常連繫著身處的時空,就如孔子說,不悱不發。隨意讀時,最先有共鳴的竟然是舊約《路得記》,一向以為新約較易親近的。

聖經有兩卷以女性名字為名:《以斯帖記》與《路得記》。以斯帖是猶太女子,嫁給外邦君王,以皇后身份挽救以色列人避過滅族的厄運;路得是外邦人摩押女子,嫁給猶太人,與婆婆拿俄米先後成為寡婦,不離不棄而經歷神恩,日後她的曾孫是以色列王大衛。

故事起點是拿俄米跟隨丈夫逃避伯利恆饑荒,帶著兩個兒子去異地摩押生活。他們是猶太人,摩押是外邦,但人在異鄉時,自己反而是外來的移民。兩個兒子都娶了摩押女子成家。十多年間,三父子先後死去,生活無依的拿俄米動身回鄉,要遣走兩個摩押媳婦返本地的娘家,路得堅持不從,陪她返伯利恆。在伯利恆,路得是徹頭徹尾的外邦人了。為照顧婆婆,她到田間撿取掉落的麥穗,田地的主人波阿斯很善良,也知道她不離棄婆婆的事,不單讓她撿麥穗,還吩咐僕人善待她:「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麥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並要從捆裡抽出些來,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嚇她。」這是一個以善良得神恩和善待外邦人的故事。

在舊約,非以色列人是外邦人;在新約,外邦人多指未信神的人。我讀著善良的路得的故事,心裡想著一些外邦人的問題。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7/2/2023刊出。





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玻璃樽裏的味道

有人感嘆,還以為這是城市久違的正面故事,怎知道一個「好故事」的內裏是這樣的。

好故事往往是too good to be true,太好的好故事尤其容易一下子塌陷。《給十九歲的我》在公映之前有很多優先場,媒體上的影評非常正面,一些朋友看過也讚好,我選擇不看,只是因為從一開始便有疑問;之後女生阿聆在《明周》的長文掀起批評風暴,也沒有加入批判之列。倫理缺失很清楚,但是一部這樣努力的電影會瞬間從「風光」變成「大葬」,也隱晦地展示了,在扭曲的社會時空,人們在抑壓中是如何地渴求公義,在有限的空間能如何宣泄對不公義的反感。

寫這篇也不是加入討論。在電影叫停前後,我聽到一個生活小故事,像隱喻,覺得可以一記。這是一個九十多歲仍堅持獨立生活的婆婆的煑食故事。婆婆剛換了家傭姐姐,教她煑菜,姐姐用心學,但調味總是不對。一碟鹹菜豬肉太鹹,叫她加些糖挽救,加了更鹹,姐姐向婆婆的女兒求助,說你試試這樽糖是否有點奇怪。婆婆女兒沾了試,入口像鹽,然後有甜味,然後又鹹又甜。

很明顯,有人往放糖的玻璃樽裏加了鹽。因為上一個姐姐是在不愉快的情況下被中止合約,就惹生疑問,這是她工作上的疏忽錯失,還是被辭退前故意留下一瓶亦甜亦鹹的東西?

無論是疏忽還是惡意,眼前就是滿滿一瓶怪味白色粉末。婆婆捨不得倒掉,但之後怎樣用來煑菜,還能不能煑出可以入口的菜,真是天曉得。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4/2/2023刊出。 

 


 

2023年2月17日 星期五

被「易通行」難倒

最先是17日讀報見運輸署公布,青沙隧道將於2月率先實施「易通行」(HKeToll)不停車繳費服務,城門隧道及獅子山隧道隨後在3月推行,三條隧道我都常用。

在臉書「多口」評論一句:「二月即要實施現在才宣布,中間有農曆年假期,期望所有車主在這時限內轉用一個全新的電子系統(需要從頭申請),我看有點過分(樂觀)。」

申請車輛貼的方法看來也不太難,沒有想到自己會是被難倒的車主之一。

運輸署公布時提到,車主可以於車輛續牌時在運輸署表格內順便登記,省卻上網申請的步驟。恰巧我約了在114 日上運輸署續牌,便依指示做了,與運輸署職員現場確認步驟正確,然後回家守株待「貼」。

等了兩星期也沒有收到。致電熱線,線路繁忙,但接線員是樂於幫忙的。他建議我再等一下,說你也可以自行上網申請,會快一點。

上網申請,這便開始了迷惘的旅程。網頁說我輸入的電郵和電話不符合運輸署紀錄。我在6年前從醫管局退休,聯絡資料早已在運輸署更新了,最新一次車輛續牌也再確認過,怎會不符合紀錄?

再致電,另一位接線員檢閱了電腦紀錄,說沒有收過我的申請。她又為我讀出檔案𥚃我的手機號碼的首4個數字。我的天,那是10年我的工作電話,甚至不是醫管局的最後一個崗位!接線員也不明白,只管叫我去運輸署再更新一次,但運輸署的資料明明是正確的,怎樣再更新?就此卡在中間至今。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1/2/2023刊出。

 


 

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

常與善人

近年少了看電影,主要是不起勁。入場看《窄路微塵》還是朋友提示才去了,之後就推介給親友。因為看得不多,說這是頗長一段時間裡最喜歡的香港電影,也不是什麼有力的讚賞。這個發生在長沙灣和深水埗疫情時空的清潔工和年輕單親媽媽故事,相信很久之後還會記得,可說是特別的觀後感。

向來也喜歡相濡以沫的故事,電影認真地說疫情的艱難、困厄中的尊嚴、誠實和情意,就讓感動多一些層次。難得編導演都不矯情。

一部電影看不看得進,相信與個人心境與處身的時空也有些關係。當你逐漸不適應裝腔作勢的豪情壯語,冷酷無情的正義,苦難免談的時代旋律,一些基本的人類同情同感就會顯得特別溫柔,這本來真是很基本的。

由此想起「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上天對眾生一視同仁,無偏私,無厚薄,但會不會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多一些?電影對白的答覆是:上天無情,但你我有彼此。這是有些無奈的安慰開解。

對上天的公道能持信心的話,日子會容易一點;如果信心是基於信仰,正直地生活也會容易一點。無論是天道或神的旨意,無論難易與否,都要透過人的互相支持來展現吧?

近日有些因緣,讀了一些聖經篇章。《窄路微塵》可以與《路得記》的故事對讀。我對天地和人的基本看法有沉澱已久的中國文化性,與一神的宗教觀距離遠,不過,從中學至今,人生有幾個親近宗教的段落,現在也可以說是連繫上昔年的自己。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8/2/2023刊出。

 




船過水無痕

新春未過,在「端傳媒」讀到一篇很會觀察的文章,賈選凝寫2023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這本來不是我感興趣的題目,但文章讓我想起對復常中的香港的一些印象。

賈選凝看「春晚」,一個焦點是在歡慶主調中,疫情了無痕跡。整場春晚看下來,節目的立意貫串起來就是:花開、追夢、會好的、勇往直前,過去一年裡民間經歷的所有苦難,好像是從未發生過的事。過度防疫包括「焊死封控」不成為題材,就連「防疫」乃至疫情本身也沒有片言隻語,彷彿是「從未沾染過記憶的水漬」,船過無痕。

作者認為,這個節目原本有凝聚全國人心的意義,這一年間真正「凝聚」中國人的記憶是抗疫中的共同感受,然而在喜慶圓滿的集體視野中,再談疫情已經不合時宜。節目不理會現實,但人們心中那些從未被安放處理的痛苦與矛盾的情緒,並不會一筆勾銷。

她引述一位微信公眾號作者說:「表演者說的是漢語,唱的是中文,但是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也看不明白他們到底想表達什麼。過去一年,中國人最關心的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一場億萬觀眾矚目的晚會,怎能對此隻字不提?

復常中的香港也有這樣集體高興、集體無視傷痕的矛盾。疫後復常,本來也要走出2019年以來的創傷,可是現在無論說療癒或復和都不合時宜了。通關與內地恢復交流,也是一種奇特的互不相干的關係:我不問候你的疫情,你不承認我的創傷,相安無事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5/2/2023刊出。

 


2023年2月7日 星期二

天下的憂傷

 

新春是喜慶時節,我卻在大年初二讀到一首哀傷而且微微有怨的小詩。從小詩延伸開去,稍為靜思一下,其實是有正面的意義的。這是內地網友鄧斌在歲晚貼出來的詩,詩只八行,讀時自然想起杜甫詩句「感時花濺淚」。

《我們沒有耶路撒冷》

 我們沒有耶路撒冷

 但應該築一座牆

 牆頭掛長明燈

 腳插滿白菊花

 我們沒有耶路撒冷

 但應該有一座牆

 白天讓活著的人哭

 晚上讓死去的人哭

疫情全面爆發,生者當為逝者哀,然而政治禁忌令哀怨無從宣泄,作者因而想著耶路撒冷的「哭牆」了。

媒體報道,春節期間內地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整治網絡環境專項行動,除了對付節日常見的網絡賭博、網絡詐騙等行為,特別強調要防止「灰暗情緒」,嚴防負面信息。網民質疑,為營造喜慶的氛圍,禁止講述疫情中的愁苦悲傷,甚至把哀慟說成是「哭窮賣慘」,病了不能說病,死了不能說死,哭了不能說哭,這是荒誕的時代。

我想起《孟子.梁惠王下》:「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為政者即使不能先天下之憂而憂,總不宜長期把天下之憂壓下去。這不是偏聽而已,久而久之會脫離現實的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2/2023刊出。



 

2023年2月5日 星期日

人口下滑的未來

中國公佈2022年人口出現負增長,國外評論頗多。這是大新聞,一來是61年來首見,對上一次出現負增長是大躍進大饑荒的後遺症;二來這很可能是長期趨勢的起點,有分析指中國可能步日本後塵。日本在1990年代中期工作年齡人口升到頂峰,經濟隨之而長期收縮,疲不能興至今。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為,對人口長期下滑問題能否處理得當,一是看社會安全網如何照顧老人,二是經濟萎縮下,年輕一代的就業問題。他認為中國未必步日本後塵,說「中國大陸短短數十載就從貧窮的開發中國家躍為經濟強權,絕不是省油的燈,若一口咬定北京當局對因應人口問題束手無策,或許並不明智。」但前景堪憂不容否認。

一些評論是隔岸觀火甚或幸災樂禍,有洞見的宏觀分析見於Ross Douthat在《紐約時報》發表的評論,他把中國人口下滑放在二十一世紀全球人口收縮的大挑戰去看,提出五道應對原則。

第一是社會要有合理的財富再分配,讓上一代積累的財富惠及下一代,讓年輕人更容易成家、創業和安居。

二是要注意,光有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並不可恃,若無法解決基礎設施、規畫和監管障礙造成的瓶頸,創新發明只會被束之高閣。

其餘三點之中,設法提升生育率屬老生常談,較深刻的是警惕戰爭會加深年輕人口下滑的危機;最後一點是,非洲人口仍在正增長,未來數十年非洲人在全球的流動足以改變世界面貌,應該關注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0/1/2023刊出。



 

 

2023年2月2日 星期四

未陽一族

香港追隨內地快速放寬防疫,沒幾個星期,忽然發覺自己成了少數的「未陽一族」。那是兔年前一次團年飯,兩張大桌近二十人,感染過的人比未「中招」的人多!

如果完整接種了疫苗又感染過新冠,現在就可以充分享受解禁,真正安心出行。固然,病毒仍會變異,他們仍然有機會再次感染,但社會復常,氛圍熱鬧了,走出瘟疫陰影的心情應是輕快的。

未感染的一群就有些尷尬。三年來一貫地𧫴慎,時常保持社交距離,乖乖地防疫,日子久了,早已把防疫宣傳的信息「內化」為一種戒備心,現在一下子要把新冠視作感冒,腦筋轉不過來,也是正常的吧。

看身邊曾染疫的親友,十之八九病徵溫和,另外那一二卻比普通感冒辛苦得多,包括高燒多天、喉頭如刀割等。我不太恐懼感染,但也慣了做防疫「順民」,遵從各種防疫措施,在社交距離方面守「中庸之道」,避開擠迫人多的活動而維持足夠活動量保持身心健康。生活不要忐忑,也不必若無其事,豈不是蠻平𧗾?如今防疫措施一下子消失得七七八八,全部復常後,個人怎樣調整才恰當?一如既往保持一定警惕?抑或索性釋放自己,寧可早日感染,快快脫離「未陽一族」?

這大概就是兔年第一個「開心的難題」(happy problem)。轉念一想,「未陽」也可能是曾經感染過而不自覺,即所謂「無徵狀感染」。可能,但不一定,放開防疫就要接受這種不確定性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7/1/2023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