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空拍攝地球,最先令人驚嘆的全圖是Apollo 17在1972年傳回地球的一幅,南極洲、非洲…藍色海洋和白雲,全新視角。我更喜愛另一幅,地球和月球一同出現,大半個藍地球在左前方,褐色月球在遠,靜穆相望。
下一張感動世界的相片是1990年2月14日由航海者一號(Voyager 1)拍攝的。這時Voyager 1在太空飛行已逾12年,飛過了太陽系所有行星,快將進入星際空間。它執行地球來的指令,在告別太陽系之前,回頭為所有行星拍「全家福」。
最終只有5個行星可見。距離這麼遠,行星只是一點,地球尤其微小,微帶蒼白的暗色淡藍,在64萬像素的相片只佔0.12像素。
這張「蒼藍一點」(pale
blue dot) 相片有什麼看頭?何以是經典?背景近乎漆黑,一抹抹微光,不見主體,只有其中一束陽光裡浮著小如塵點的地球。最先構思拍行星「全家福」的太空總署天體科學家顧問Carl Sagan (1934-1996) 兩年後在Cornell大學演說,首次向公眾展示這蒼藍一點,以誦詩的節奏道出感悟,真情流露,演說本身也成為經典。
以Sagan 演說為旁白配以影像的視頻在網上有很多版本,除了carlsagandotcom的官方版本,我也喜歡glade.org版本的配圖,前者沉思人類在廣漠宇宙中這小小一點的家園,後者詰問人類社會在歷史上的暴虐爭奪所為何事。
我參考網上數種中譯本,把這篇不到千字的演詞重譯了。翻譯會逼人仔細咀嚼,有些句子真是好,天文人文合一。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7/8/2022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