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在書展牛津大學出版社攤位買了3本書,先讀的是《聖經》(John Riches著、梁工譯) ,近日拿起董橋《讀胡適》,讀得入迷。怎樣入迷?看到第九回(本書把每篇文章叫做「一回」) 寫梁啟超與胡適,想著想著,回頭把作者自序再讀一遍,又硬要妻聽我誦讀。
讀得入迷是個人的事。梁啟超與胡適是我青年時代認知民初人文思想世界的起點,幾十年後才意識到兩人對現代中國的意義。最終那個現代中國沒有到來,中國選取了另一條路,自信能建設另一款自有特色的現代化。
內地對梁啟超與胡適的研究不少,評價也不少,說來頭頭是道,但知音稀。
公共圖書館舉辦的「第16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最近公布2019及2020年得獎名單,董橋《讀胡適》獲散文組雙年獎,我很高興,但這本書專心寫胡適,讀來像傳記不像散文。散文組還有推薦獎,林青霞的《鏡前鏡後》獲獎。想起翻譯家金聖華寫董橋與林青霞的交誼軼事,林青霞熱愛寫作,得董橋鼓勵,但有一次董橋嚴肅叫她不要自稱作家,情景有趣。現在獲獎,可稱作家了。
我的弟弟區樂民也上榜,《老師,謝謝你》獲兒童少年文學組推薦獎,有記者擺烏龍來電問我「得獎」感受。
這一屆中文文學獎新詩組的雙年獎和推薦獎從缺,是甚大缺陷。周漢輝的《光隱於塵》與其他兩本詩集獲推薦候選,最終同被撤掉。如果不是去年被公共圖書館下架在先,現在有沒有可能獲獎?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0/11/2022刊出。
1 則留言:
讀胡適我也有,只看過一點。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