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中大校董的三位議員在立法會提出私人草案改組中大校董會,6月底在立法會大會通過首、二讀,7月21日在草案委員會開始審議,結果可以預期。有人擔心這做法是損害院校自主,因為雖說是為改善大學管治,但由立法會出手,政治意味濃。
背景本來就是政治。不必諱言,前因是2019年反修例運動演變成社會動亂,中大校方被指未曾與「黑暴學生」畫清界線,有同情之嫌。強力改組校董會的用意,自然包括防患於未然,日後在大是大非的關鍵時刻,大學領導在政治上必須可靠,不容動搖。
筆者有緣在人生兩次退休之間,在中大工作數年,現仍有一些兼職講課等工作,在此事並不是旁觀者,但也不算局中人。我思考的角度較多是從香港整體出發:怎樣的大學才是未來10年、50年香港最需要的大學。首先想到的,竟是《周易.象傳》「坤」卦一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般解釋為君子應效法大地之厚實,以積厚之德容載萬物。
1914
年,梁啟超在清華大學演講,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話論君子並勉勵學生,日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成為清華校訓。
百度百科「厚德載物」一條附有近義詞是「上善若水」;反義詞「尖酸刻薄」較牽強,說「刻薄寡恩」較為恰當。議員出手重塑大學管治是站在政治高地,希望不要忘記中國文化智慧。大地如何積厚?那是泥土,不是積雪。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8/2023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