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校園復常,而青少年自殺數字急增,民間響警報之後,政府也開始正視了,希望這次是持久的關注,而且能夠開拓一些新的思維。
教育局有精神健康資訊網站,2021年設立,今年1月更新。這裏面有不少給學校使用的工具和錦囊,背後一定有些好老師、學校社工和心理學家。不過,我細看時,懷疑這並不十分對應當前的嚴重問題。
那是很正路的促進精神健康的思路,以各種活動、宣傳教育誘導學生正向思維、自我關懷和管理情緒。總標題:「多關懷.添幸福」大行動。
「多關懷」很有必要,「添幸福」卻有些離地,而且有點condescending。這背後是正確的政治調子,國家有口號要為人民「添幸福 感」,特區的《施政報告》主題「拼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也有這三個字,都是「父母官」的視點。但是學生自殺問題,卻不是「愛學生如子女」就能夠紓解的。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農村婦女自殺數字驚人,《深圳晚報》在2016年有文章回顧,起句說:「自殺,並不僅僅是一件隱秘的私事,一種極端的個人行為,它還指向更複雜的社會倫理和生存邏輯。」特區現在面對學生自殺問題,也需要有這樣的認知。
這是社會學角度。青少年精神不健康,是成年人社會不健康的延伸。在一個不識得自我減壓與療傷的社會,漂亮話取代聆聽,成績至上的制度慣性逼迫學生,家長和老師都繃緊,正向心理學的作用有限。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3/11/2023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