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零星地寫了數篇有關青少年精神健康的稿,也繼續留意相關資訊,以及各界有心人在做的事情。整體印象是,社會各界的關注並不缺乏,教育局、學校、社福界都有用心,而醫療是後盾。這個格局有相當大的慣性,面對自殺個案上升的難題,可以調整的地方不多。這兒做多一點,那兒擴充一下,效果恐怕不會很大。
在認知心理學有一個主題,叫做「認知偏差」,遇上難題,我們會怎樣判斷?怎樣決策?怎樣檢討?先入為主是一種偏差,「想當然」又是一種。關於青少年自殺,可能也有一些偏差,妨礙著我們以新的眼光開闢空間。
其一是不斷強調,面對青少年精神問題,歸根結柢是要教孩子學會處理負面情緒,要他們明白,壓力和不如意事無可避免,最重要是不讓負面情緒累積。
這有些道理,但彷彿把問題擲回焦慮的孩子身上,好像說,你自強吧,制度永不會變,人生就是這樣的。
另一種勸勉,是叫孩子要學習面對失敗,家長和老師也要正面看待孩子的失敗經歷,不要計較一次輸贏,也不要只顧催谷。這也有些道理,起碼沒有把問題推給孩子,不過有些勸勉就例行補上一句「失敗乃成功之母」,今次考得不好,下次再努力,始終會成功的。目標不變,到頭來是同一款!勸勉就是叫孩子堅持,鬥到最後?
較佳的說法是,失敗是「成長」之母。只是,如果大人的世界日趨狹隘,「成長」是什麼意思?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8/12/2023刊出。
1 則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