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死亡的存在,坦然面對甚至接納死亡,早作準備,現今都不是禁忌了。當然也可以說,談何容易。近日讀了一本二手書,高柳和江的《生死自在》(蕭志強譯)。原著在1994年面世,譯本出版於1996年,完全過時了吧?卻沒有。書的副題是「勇敢面對死亡101法則」,我看最少有7成還合用。
就算7成有用,為何要看書齡30年的老書?何況還有文化差異?
高柳和江是一位兒科外科醫生。完成醫學博士學位後曾在科威特的醫院工作10年,回國後(應是80年代)從臨床逐步轉軌向醫療管理學領域,研究醫療質素。1992年她在日本醫科大學設立了日本首個醫療管理學教室,被任命為副教授。千禧年前後她對「笑與健康」的研究受公眾注意,出版著作推廣:每天笑幾次,可以提升免疫力。她說,笑能改變人的意識,就算再艱苦,難以發笑,也要試著找到微小的事物讓自己笑。如此做,「心情勢必湧起一股溫暖,也能夠愛自己的人生。」
《生死自在》是較早時期的書,主要不是教人笑對死亡。寫書時,她在大學附屬護士學校開了一門醫學通識課,和學生討論死亡,有口碑。媒體以「不再害怕死亡的方法」為題,將內容介紹到社會,引起迴響。
作者在外國生活和工作過,回國後對日本醫療迴避死亡的普遍現象有所批評。為何死亡不自在?她下筆以小見大。我的閱讀角度是當年日本人如何死亡,4月3日起在本欄逐一談。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1/3/2024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