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 星期六

悲傷中得安慰

在讀瑪莎.希克曼的《當摯愛遠逝:走過悲傷的每日沉思》(葛窈君譯,大雁文化,2018) 不是均速地讀,有些篇章放慢來細味。

很難想像作者怎樣承受女兒16歲騎馬意外猝逝之痛。全書365篇,各有慰藉,經過沉澱,不沉重但亦不輕言走出傷痛。她自己怎樣從哀傷走出來?從一言片語可見,每每從身邊(人或大自然)得到安慰。

安慰不需要理性邏輯。221日寫到,女兒瑪麗過世時,一個不久前喪父的朋友寫信給她和丈夫,說:「我父親會(在天上)照顧瑪麗的。」這讓他們得安慰。作者的體會:「這些想法或許經不起理性的檢驗,但是死亡和悲傷的經驗需要依靠大量的直覺和想像力來克服。」

35日憶記:「在喪期中我曾經整晚沒睡,那天有個訪客留下來過夜,我們聊到很晚,過了午夜才上床,然後我就失眠了,感覺焦躁不安。後來在清晨的黑暗中,鳥兒開始歌唱。」她心想:「已經是這個時候了嗎?」她引述印度詩人泰戈爾:「信仰是個鳥兒,黎明還是黝黑時,就觸著曙光而謳歌了。」

322日記述,女兒逝世後,有一天她返家時對兒子說:「我要怎麼繼續住在這棟房子裡?到處都會看到她的身影。」兒子回答:「或許有一天,你會為此感到高興。」後來真的是這樣。多年之後,她走過女兒的房間,高興看到讓她想起女兒的事物。她的體會:「傷痛以自己的步調痊癒。今日的負擔,可能成為明日的禮物。」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5/3/2024刊出。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走過悲傷的每日靜思

現在的生活日常包括帶孫兒去圖書館,嫲嫲給他讀童書,我也挑書借閱。《當摯愛遠逝:走過悲傷的每日沉思》是這樣遇上的。它的副題原文是daily meditations for working through grief,原譯「沉思」,讀時比較像「靜思」。

首先喜歡的是它的體裁。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一則,關於失去摰愛、哀悼、死與生、重拾希望,療癒。每則靜思配上來自文學、哲學、宗教或生活的智慧之言。作者的16歲女兒在一次家庭度假時墮馬身亡,有一則靜思引述了作者的祖母的話:「別關上與她人生相連的那扇門。」有人會悲痛得無法提起逝世親友的名字,只能封閉自己,否則難以應付那傷痛。作者說:「人生混沌不明,我始終敞開門歡迎摰愛之人永不消逝的魂靈。」

另一則引述傳教士 Channing:「不論是烏雲蔽日或水霧瀰漫,植物一如在陽光下確實地成長。」在喪親的創傷中,人生彷彿停頓,無法前進,但作者體會到,成長及療癒的過程始終以緩慢而且通常是無聲的腳步堅持前進。時間並沒有遭浪費,而是像冬天蟄伏在土裡的種子,等著冒芽。

作者走出傷痛,與她的基督教信仰是不可分的,儘管這力量不一定是基督教獨有。「有時候,我感覺自己凍結在時空中,彷彿永遠無法移動或成長。但其實一直有一股超越自我的力量,在引領着我走過這片黑暗之境。」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6/3/2024刊出。

 


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

第一次「被共融」

我的醫務生涯始於越南船民營,然後是公立醫院精神科和老人科,之後是康復科,回想起來隱然有一條線貫串著,與醫學無直接關係,是關乎歧視與共融。船民多是難民,多數被其他國家收容,後期不少被遣返,極少數居留香港。早期香港人寄予同情,後期負擔乏力,新聞報道反映歧視,遑論共融。精神病人受歧視是長期現象;老弱長者面對隱性歧視;傷殘人士生活和就業都有各種限制和障礙。

共融之難,在政策也在觀念,我可以說是知之甚多。但那是認知層面而已。近期有一次全新的有關共融的體驗,竟是緣於一場戲劇。這是科藝、形體與手語渾然一體的跨媒體獨腳戲。

訂票時沒有留意,這是第六屆「無限亮」(香港藝術節與賽馬會合辦)的劇目。被吸引是網上看promo,聾人藝術家南村千里以手語、形體舞姿編排演出獨腳戲《沉默の記譜》,「以說書人的角色引領觀眾進入歷史的軌跡,窺探廣島核爆中聾人生還者的遭遇。」我是因為她的純粹而入場的。

場地在荷里活道「立方」,不設劃位。全新的經驗是以為早入場,卻見半個場地早已坐了近百名興高采烈地用手語交談的觀眾。有結伴而來的,有現場相認的,有與場地傳譯人員手語對話,整個空間都雀躍。演後南村與觀眾會談,所有人高舉雙臂舞動手掌(作用如鼓掌)像集體的無聲歡呼。他們是眾數,像我這些觀眾是少數,投入無聲而熱烈的氛圍時,就第一次「被共融」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9/3/2024刊出。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漂書園得書記

大學校園從2012年開始有博群書節,今年是第6屆。讀書和講座之外,漂書是主角。今年收集了二萬本捐書,在龐萬倫活動中心舒服的漂書園空間,每天添補更新,學生和大學員工可以免費挑書,每人8本。我捐了二、三十本,第一天挑了4本,已經覺得賺了。漂書期至27日,結束之前再去,要用盡quota吧?

得書是收穫;隨意翻舊書,遇上合心意的就會變成新讀,是喜悅。

帶回家的四本書,兩本中文,一本英文,第四本是中英對照《唐詩三百首新譯》。說是新譯,已經是1987年出版的老舊書,紙張和硬封面都發黃,第一下打開馬上氣管敏感咳嗽,旁邊的同學嚇一跳。

這是當時中國大陸文學翻譯的集體努力成果,三位編者,許淵冲(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陸佩弦(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吳鈞陶(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39位譯者。

細看細想,這本書真是值得收藏。中英對照,中文是繁體,因為是在香港Commercial Press出版的。當時香港有獨特的為中國連結世界的角色。那還是1989年之前,是文革結束後中國大陸開放地擁抱世界的時期。

看諸位譯者簡介,幾乎全是192035年之間出生,這一代人經歷過抗日戰爭、內戰時期、新中國建國、反右、文革,然後來到八十年代,不懈地翻譯,或者在追回失去的十年以至更多年。光是想到這𥚃,就捨不得放下,一定要帶回家。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6/3/2024刊出。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財赤愈辯愈明?

這早已不是「真理愈辯愈明」的年代。「後現代」是各執自己的真理,「前現代」是不加思考以大論述統一思想,如今香港兩者交織,逐步脫離現代。因此,當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對香港財政預算要「借債度日」提出憂慮,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肯據理回應而不是嗤之以鼻,我覺得已經難能可貴。

簡單地理解,曾俊華在社交平台指出的是,發債用於大型基建投資項目,日後有長期經濟回報,是沒有問題的,但香港有結構性財赤,若連年入不敷支,持續以長債冚短債,結果會是庫房空虛,長遠會影響本港信用評級、加稅加費、公共服務縮水,由下一代承受後果。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反駁,發債所得資金全數用於投資基礎建設和工務工程,不是用作經常開支。

那麼日常開支連年千億赤字,錢從何來?我的閱讀是,政府認為,財政預算案提出一套加加減減措施,加上經濟(例如賣地、旅遊、出口)會逐步復常,期以三年,政府的經營帳目就開始恢復收支平衡,香港的財政儲備不會「乾塘」,就不會出現信用評級危機。

我看這得假設未來幾年地緣政治不會繼續損害香港;假設23條立法之後香港可以若無其事地擁抱世界,繼續做「超級聯繫人」;假設特朗普不會再任總統整古做怪

財政管理的ABC是要對最好和最壞的情景都有預估和準備。我相信財政司司長辦公室也不會對最壞情況完全沒有預估,只是堅持說好故事,要安定人心,安心才會消費。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3/3/2024刊出。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減辣猶如減藥

多年來,這個富貴病人一直靠服用藥物來控制高血壓。他是容易急躁興奮的性格,工作模式衝到盡,壓力爆燈,血壓當然難控制。他由一個醫生團隊細心照料。他們先是開了中等劑量的第一線降血壓藥,然後加到最大劑量,之後處方二線藥物,最後出動效果更猛的第三線藥。血壓終於降下來了。

安樂日子不長,幾年間他的事業和健康都滑坡,更患上奇難雜症,高血壓變低血壓,拾級而下令人心驚。醫生應怎麼做?

主診醫生開了強心藥物,刺激心肌提升血壓,這沒有起作用;病人臉色蒼白似貧血,於是安排輸血;他又似乎感染了細菌,血毒令血壓更往低谷走。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病人已經面無人色,醫生擔心他會休克,甚至開始考慮深切治療支援了,但團隊仍未能達成共識,要不要停止那三種抗高血壓藥物。

一個醫生說,如果停藥太急,萬一血壓反彈怎麼辦?另一個擔心的卻是完全相反,說病入膏肓時,即使撤除所有抗高血壓藥物也未必奏效。萬一使出了這個最後的王牌,血壓仍不回升,病人和家人豈不是絕望?不如先減一種藥,保留另外兩種,讓他們保留一線希望。而且,可以避免血壓反彈過急的風險。

今次《財政預算案》公布前,贊成全面為樓市撤辣」與反對的意見旗鼓相當,有些反對理由別出心裁,說萬一撤辣無效,後面無招可出,恐怕人們會信心崩潰。這就像患得患失的醫生。現在撤辣後樓市一如期望回暖,財政司司長可以鬆一口氣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0/3/2024刊出。



 

2024年3月13日 星期三

不要只活半活

新春後,好像又能讀一些詩了。詩之於我常是時有時無的,有如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裡面段譽的六脈神劍,真氣有時流動,有時無影蹤。

這兩天讀到黎巴嫩裔美國詩人哈利勒.紀伯倫(1883-1931)一首受傳誦的詩,起句:Do not love half lovers / Do not entertain half friends / Do not indulge in works of the half talented / Do not live half a life 。我可能會這樣譯:「不要戀上半似的戀人/不要招呼半似的朋友/不要耽於半桶才藝的作品/不要只活半活」。

這是教人珍重自己,實在地活。末句:「你是一個為活而生的完整存在/不是半截生命」。以這樣的句子結尾在今天讀來有點像濫調了,但前半首是凌厲的:

「如果選擇沈默,那就完全沈默/當你說話,就說,直至說完/不要有話要說而故作無聲/也不要說話以表示安靜/若你接受,就直截了當表達/不要遮掩/若你拒絕,就說分明/因為模稜兩可地拒絕只是委婉的接受/不要接受半吊子解決方案/不要相信半假的真相…」

冰心曾把紀伯倫與自己深愛的印度詩人泰戈爾並論,說泰戈爾出身貴族,感情充沛,天真而歡暢,紀伯倫是貧苦出身,作品像經歷滄桑,平靜中有哲理。她沒有注意到,當紀伯倫直指生命的存在,不向現實退讓,也有像魯迅的一面。有人說他帶有尼采的存在主義味道,他卻是信仰基督宗教的。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7/3/2024刊出。




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

讓老人進來

這天意譯了Michael Blumenthal的詩Letting the Old Man In

 

有個老人不停在敲打我的門。

一個倔強的老人,堅持要進來。

我聽見他在門外無始無終地敲打。

但我從不喜歡老人,他們提醒我

一些寧可遺忘的事。我厭煩

他們沉重的氣息,下垂的脂肉,

我想你走開吧,別煩我了,

最好走得遠遠去煩別人。

 

這次老人卻像鐵定了心

要進來,喊叫著「讓我進去!」

以各種語言,許多我甚至聽不懂。

不知怎的,我直覺他長期獨自過活

過得不錯,破襯衫和磨爛的褲

上面有油漬。現在我知道

他長什麼樣子了。我在那兒見過他,

當我回到家,待在車裡等他離開。

但今天他更有決心,只管不斷地敲。

 

最後,我厭倦了噪音,由他進來。

他進來坐在桌子旁,霎時

看起來不那麼可怕了。他

看起來幾乎像是我自己的一個

奇特版本。我給他倒酒,

他欣然接受。然後我竟然向他舉杯,

難以名狀地感動。千言和萬語,

像詩一樣襲來,彷彿自行組句。

歡迎回家,我忽然在說。歡迎回家。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4/3/2024刊出。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新版《現代佛法十人》

這不是第一次:想著一個問題,就會遇上對應的書。今次心中想著宗教與人間的距離。在常逛書店、常在網上瀏覽書的年代,巧遇不足為奇,但近年已經少尋新書,一些相遇便令我覺得人與書是有緣分的。

這套書的首版是台灣兩位佛門弟子洪啟嵩和黃啟霖在1987年編纂出版的。2021年新版,每本書新加入十人生平介紹,文章、書信都註明原始出處,並統一重新設計、標點、排版。我訂購的兩册是《太虛》和《弘一》,近期在讀太虛的文章和演講。

新版由編者洪啟嵩重新撰寫總序。序中說,佛教在清末變局中有如遭逢海嘯,幾乎瓦解。民初淪為老舊的象徵,俗化迎合著大眾的蒙昧。卻是在這樣的時代,出現了開新局挽狂瀾的人物。最初兩人編輯出版這套書,是在反省佛教和當代文明的互動,想呈現十位人物面對現代的承擔。

編者說:「偉大的宗教心靈是社會的最後良心,也是生命意義的最終指歸。」

太虛生於1890年,辛亥革命時他不到22歲。這年冬天他在南京發起組織佛教協進會,開始推動佛教改革運動。他提出三種革命:教理、教制和教產革命。教產革命要破除把寺廟變成私產的傳統,最終失敗,太虛在49歲那年寫了一篇〈我的佛教革命失敗史〉,讓後人引以為戒。然而,教理革命開啟了「人生佛教」,弟子印順後來提倡「人間佛教」,在臺灣成為主流,儘管「人間」與「人生」是否一脈相承,至今天仍然不無爭議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3/2024刊出。

 


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當下香港的考驗

在起勁發展社會和經濟的時期,香港不大需要顧外交,因為外交是國家層面的事。近年官員學講滿有外交意味的話,不時譴責這個,駁斥那個,起初生硬,愈來愈順口時卻有點像條件反射(knee-jerk reaction)。無論在回應「美斯之亂」或是針對羅奇的「香港玩完論」,嚴辭譴責反唇相譏,語調和內容都略嫌粗糙。香港的水平應該可以好一點。

幸好在回應羅奇上面,民間還有很不錯的評論。本月16日譚新強在《明報》有文章〈羅奇擔心香港有理 但希望仍有希望》,作者認識羅奇本人,不盡同意他的斷言,但肯定他是中國的朋友。文章的分析很在行,寄望香港特區和中國政府細想往前走的關鍵。此時此地,特別需要清醒的諌言。

同在本月,21日張炳良如常誠懇地寫〈香港已玩完?〉,相比起他一貫的文風,這篇更為明快。末段結語尤其真切,值得細讀:

「當香港仍能匯聚本地、內地及海外人才,活力充沛,大中小企能展所長,當社會上人心振奮、暢所欲言、創意自由、敢於作為,自信地面對不能迴避的新環境挑戰時,香港就不會『玩完』。當下考驗的是香港的agency能量。」

能通過考驗嗎?從近來的變化看,政治清洗不止,連內容正常的戲劇也動輒不能上演,未來香港社會能「暢所欲言、創意自由、敢於作為」的機會低。倘若欲言又止、小心創作、明哲保身的氛圍變成常態,張炳良的論點有可能走向反面。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7/2/2024刊出。




 

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

龍與津

新春行九龍寨城公園回來,讀完魯金《九龍城寨簡史》,再看何瑞麟《九龍寨城話古今》,都從大學圖書館借來。前者公允講述百年歷史,後者講解園林內的楹聯碑銘詩文,有興味。

寨城多貧民,昔年有義診義學,其中「龍津義學」很可記。在網上讀到《灼見名家》轉載自《大公報》招祥麒校長文章《滄桑話舊之九龍寨城龍津義學門聯》,知多一點。

義學的原建築是貢院風格,分為三進,一進為大廳、二進為曠地、第三進為講堂,民國時期曾改建為「九龍城公立高初兩等義學」。1950年代寨城大火,義學盡燬。1970年代,舊址改建為「義學大樓」。建公園時清拆了,如今只保留下來一些匾、碑刻、墨跡,包括一方「龍津義學」石匾。昔年義學大門有一副對副,今天移掛在園內星閣:「其猶龍乎,卜他年鯉化蛟騰,盡洗蠻煙蛋雨;」「是知津也,願從此源尋流溯,平分蘇海韓潮。」

上聯意思是通過義學,祝學子學有所成,洗南人野蠻之風;下聯追本溯源,願繼承唐(韓愈)宋(蘇軾)的文教學統。

年前,中原文化教化南方並不是自尊自大,不過韓愈和蘇軾都是受讒受貶謫才來到南方,能夠平易地融入地方文化,不持優越心態。

細心讀時,上下聯含意也有分別:上聯望學子成龍,有所成就;下聯以河津比喻學問源流,期待文化積厚。百年後,今天香港再遇中原教化了,希望能彰顯下聯的敦厚。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4/2/2024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