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誠實的安寧之母

好死不易,在現代社會好死可能更不易。死亡的質素有評鑑排行榜,常被引述的是新加坡連氏基金會從2010年起委託經濟學人智庫做的Quality of Dying Index,在全球評鑑的發達經濟體當中,香港在2015年排行第22位。據港大網頁有一篇新聞稿(202276),說香港的排名在2021年的評鑑躍升至第9名。相信與多年來各界合力為末期病人推動臨終關懷服務有關。這背後也與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和學界作推手,公眾對臨終關懷的意識提高,醫護人員、義工和照顧者獲培訓,社區上的臨終服務(例如院舍) 也有了苗頭。

這許多方面的努力我都略有所知,很不容易。不過我有不放心的原因。2021年是新冠疫情高峰,連探病和探訪院舍都近乎禁絕,那兩年香港病人的死亡質素真的那麼好?抑或是全球都差了,只是香港沒有倒退得那麼厲害?

在首兩屆評鑑,台灣都是名列亞洲第一,2015年在全球排第6位,香港不少團體去取經。在《報導者》我卻讀到一篇超級誠實的報道(20201223),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趙可式對記者坦言:過去台灣亞洲第一的評鑑佳績,是靠「樣版醫院」拿到的。

接受評鑑總是展示最好的,這是潛規則。趙可式在台灣被譽為「安寧療護之母」,近年卻是為安寧服務良莠不齊而痛心。過去她帶訪視人員看最好的服務單位,台灣的高排名由此「撐出來」;現在不要搽脂抹粉了,要誠實面對不足之處,她說。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1/5/2024刊出。

圖片來源:《報導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