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寂寞為儒

詩人朵漁有一篇不錯的文章〈亂世為儒〉寫熊十力,轉載於武夷山科學網。朵漁在七十年代出生,完全是兩個時代的人,能透見熊十力這個舊社會人物的人格和生命,我覺得頗為難能。

在新中國,熊十力受聘於北大,不理規矩,只在家中講學,學生肯來聽,便滔滔不絕地講,一講數小時。大多數時間他埋頭著作,修訂了《新唯識論》的語體本,1953年冬印行。1954年寫成《原儒》上卷。朵漁寫道:「此時,政治空氣愈加左傾,老朋友們或被打倒,或被邊緣化,逐漸在學界失聲。熊十力孤身一人住在北京,更讓他難耐的是北方漫長的嚴冬。」

同年,熊十力以無法忍受北方的嚴寒為理由,申請移居上海。從各種側面的資料看,氣候應該不是主要原因。他居住上海至1968年去世。

陳毅是上海市長,多次關照熊十力的生活需要。有一次,陳毅去看望熊十力,熊傷心嚎啕大哭。陳毅問他為何傷心。熊十力答道:「我的學問沒有人傳呀!」熊十力晚年曾對人說,現在鬼都沒有上門的了。

後來有一次陳毅在向上海高校教師講話時,建議大家多向熊十力請教,說:「近在眼前的賢師,你們就去拜門,有人批評,就說是陳毅叫你們去的!佛學是世界哲學𥚃的組成部分,一定要學。共產黨講辯證法,事物都要瞭解其正反面,不懂唯心論,又怎能精通唯物論呢?」陳毅能尊重不合時宜的熊十力。這樣的胸襟,難免讓我對照今天香港。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1/6/2024刊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