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韓劇fans,但近日竟然斷斷續續地在「煲」韓劇。以我的標準,一星期內看十多集已經算得上是「煲」。昨天網誌標題靈感來自韓劇《成均館緋聞》。
不打算在這兒介紹劇情,讀者可以看博客yyhofion在mysinablog.com的熱情推介(2011年1月4日) 。「成均館」是京師的國立儒生館,有點像中國的太學館,教的就是四書五經。窮家女金允熙(朴敏英飾)女扮男裝替懶惰儒生做功課,以身犯險走進試場代考,誤打誤撞被皇上取錄入學。這是一個有點像《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但兼有《哈利波特》同學老友尋找密令的副線。吸引我的還在於編劇對孔孟儒學和士大夫精神的理解,比我看過的任何中港台電影更深刻更有生命力。學問是什麼?大丈夫讀書所為何事?禮法為誰而設?規矩是否徒具形式,忘記善良的本旨?
昨天特首在灣仔地區論壇總結時說「論壇的秩序一場比一場好」,認為是民主政治向前發展的過程。
論壇的秩序建築在「義工」通宵輪籌為擁護特首陣營搶門券上面。如果派籌算是禮法規矩,那麼小民瞓街輪籌是秩序的體現?
看來今日的特區仍然深植了古老的儒家秩序意識,只是我們「半唐番」,尚未及得上韓劇水平。劇中配角一句信口而出的對白解釋何謂「群而不黨」:不要只因某些人是我的朋友,就一味附和他們。
圖片來源:the-star.co.k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