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改紛爭不絕,忽然流行指斥對手用文革手段鬥爭,又送「紅衛兵」帽子。可以如此隨意引文革為喻,說明一般人對文化大革命印象模糊。底因可能是八十年代開放後中國始終不曾客觀回顧文革歷史,官方瞹昧,人民便混沌。
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7年6月號有董國強論文〈江蘇「一‧二六奪權」前後的權力角逐〉,不講北京,單寫江南,就驚心動魄。這篇文章二萬餘字,但不難讀完。文章開宗明義:
發生於1967 年的江蘇 「一‧二六奪權」是「文革」初期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歷史事件。通過解剖「一‧二六奪權」的全過程,我們可以明瞭外省的「文革」是如何發生和發展的,造反派和地方當局的矛盾是如何不斷激化的,以及「文革」的意識形態和具體做法存在哪些致命的缺陷。
「造反英雄」是南京大學政治系一個年輕助教文鳳來,本是復員軍人。文鳳來在校內派系鬥爭處下風,見風頭不對,便溜出南大,跑到北京「告御狀」去。當時康生正在根據毛澤東的戰略部署物色「革命群眾」反對工作隊的典型,最後選中了北京的蒯大富和南京的文鳳來。
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第一次接見紅衛兵,文鳳來被安排登上了天安門。第二天的《人民日報》以大篇幅報導,這令外省的鬥爭形勢逆轉,執行鄧小平和劉少奇路線的省委工作隊驚惶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