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醫生發火,局方救火,我因緣際會成為救火隊伍的一個成員,這當中有很多值得書寫的片段,但工作與寫作要分清楚,適宜在專欄與讀者「分享」的,實在不多。
說說個人的想法吧。這些個人想法不一定已在救火工作中反映出來,因為在救火時團隊協作比個人更重要。
其一是心態。在危機中,我們慣常的思維模式是「作戰」,連帶也會不自覺地使用與戰爭有關的比喻,例如昨天我在這兒自嘲救火未完自己就做了「逃兵」,這已是作戰思維。如果這是一場仗,「敵方」就是醫生工會和前線醫生?反過來說,當前線醫生進入戰鬥模式,管理層便是敵方?壓倒敵方者勝?
最好的結果並非戰勝「敵方」,而是借危機尋找問題的根源,實質改善。我沒有客觀數據,但整體感覺是雙方都明白這個道理。我總是想,對話的目標不是狹窄地阻遏醫生決裂「翻枱」,而是要在其中尋求可行的和對焦的改善辦法。在四方情緒極其高漲的時候,要分辨什麽是最有價值的改善辦法,殊不容易。臨陣要沉住氣,才能聽見對方的話。
看,說「臨陣」,又是掉進戰爭的比喻了!
【《明報》2011年5月4日 〈大夫小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