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是為醫治、照顧所有人而設的,不問種族、階級、信仰。這看似不言而喻的基本原則,並非自古已然,也不一定會永久長存。
讀一點歷史可能令你驚奇。「醫院是為所有人而設」這個簡簡單單的概念,是人類文明走了千多年才確立的。
羅馬帝國善於建設制度,最先有像樣的病院 valetudinarium (拉丁文valetudin-是「健康狀態」) ,那是羅馬帝國第一代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 為建立四十萬人的龐大軍隊,要有病院照顧傷病士兵,不是用來醫治百姓的。後來容許貴族與地主照板煮碗,那是為醫治奴隸,以維持其勞動生產力。
另一方面,教會的修道院設有病院 (monastic infirmary) ,除了服務自己的僧侶,也施惠給異地到來的僧旅。這比起功利的 valetudinarium 進了一步,但仍不是向平民百姓開放。
不問背景的醫院,在蘇格蘭最先出現在愛丁堡。1729 年,在外科醫生領袖 John Munro 醫生倡議之下,議會通過議案建立具醫學教育功能的平民醫院。這是現今 Royal Infirmary of Edinburgh 的起源。
早年我受訓,也在 Royal Infirmary 跟了幾星期巡房。那時我不明白,為何赫赫有名的教學醫院要叫做infirmary而不是hospital。在香港,公立醫院設有 infirmary單位,稱為護養病房,服務那些護理安老院照顧不來的長期病人。Infirmary 好像很「低層次」啊?原來 Infirmary 的本義是強調只問病患,不問背景。這是了不起的精神!
未來的醫院又如何?當醫療愈昂貴,資源愈緊絀,親疏有別的思維會否復辟?近年困擾香港的內地孕婦來港分娩的問題,就觸發這種情緒。在「港人vs.內地人」、「雙非vs.單非」之間,不是理應親疏有別嗎?當然,為子女博取居港權的孕婦,不是一般的「病人」。然而,當內地人湧港求醫癌病、兒科病,當外來者損及港人求醫的機會,情緒必會掀起。 (下一問:未來的醫院受得了科技嗎?)
【《明報周刊》2012年8月25日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