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發牌風波的好結局

增發免費電視牌是與民同樂的事,弄至如斯田地,怎生是好?
答案可能在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前日的這一段話:
「我同大家一樣,我都唔知道政府作出決定的全部理由,我想信政府亦不可能完全估計不到,當他不向香港電視網絡發牌是會有一些反應,在這樣的估計下,政府依然有這個決定,當然他有他的理由,而那些理由是否大到、重要到,政府無法改變決定,我完全不知道。這個要由政府自己評估。」
關鍵在:「那些(不向香港電視發牌的)理由是否大到、重要到,政府無法改變決定」。
政府至今公開解說的理由是要確保免費電視市場「健康而有秩序地發展」,十分軟而無力。憑什麼說,多兩個牌抑或三個牌就是「健康/不健康」、「有序/混亂」的科學分界線?
發牌風波可以有好結局,如果政府的確有具體理由不發這第三個牌,而且能在不致違反行政會議保密原則底下向公眾講清楚。
另一個好結局是,政府仔細思量之下,發現那些理由並非「大到、重要到,政府無法改變決定」,因而決定從善如流。
兩個好結局都接近不可能。已經有評論者預言,事件最終只能以唱衰王維基來捍衛政府決定的道德正確性。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今早特首已出來解話,他說政府是基於四個準則六十項指標而評估;四個準則是公司財力的持續性、節目的多元化、發展策略及服務的技術水平和支援。又指要保障市場不會過度競爭,造成負面影響。
不知網主有何看法,但我覺得以商業角度(政府強調無政治考慮),難度政府有未卜先知?任何一個投資都只能是預計,當中存在很多變數,投資能否成功是交由市場法判斷,政府不能在業務未開始前就斷定該台會很快執笠,不能有持續發展和不會有改善。
再者循序漸進,那麼為何有那麼多電訊網絡,有什麼數據顯示三個就會造成惡性競爭,是過度競爭?
既然一個無什麼節目提供,又無什麼廣告支持的電視台都可以死唔斷氣。我就不大相信有市民支持的電視台不能吸引廣告以賺錢持續發展,又或因節目質素好可以賣片賺錢以持續發展。賺到錢就可以改善技術以持續發展。這個電視台可以給政府一早預計判斷死得很快。
套用周梁淑怡在前天城市論壇的一句話:若理據站不著腳,就低低地跌一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