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消滅「相對貧窮」有可能嗎?

日前問,有誰在乎貧窮線?讀者認真地留言,而且多了一群海外讀者蒞臨閱讀,可見有人在乎的。
很多人已解釋過,政府公佈的貧窮線是一種「相對貧窮線」,就算全民收入齊齊增加一倍,在「相對貧窮線」之下的人口百分比是不會變的。那麼「相對貧窮線」的變化受什麼影響?消滅「相對貧窮」有可能嗎?
這沒有簡單的答案。試想像學校裡有一百名中一學生,英文水平很參差,測驗及格得60(絕對的及格分數) 以上者不多,假設他們的中位分數是40分,即是半數人成績高於40分,半數在40分以下。這學期來了一位有熱忱的梁老師,她會怎樣用心幫同學進步?
40分的一半是20分,梁老師把這訂為「英文科相對貧窮線」,如果,神奇地,經梁老師為成績最差的同學補習,令他們的成績進步至20分以上但不要高過40分;又假設其他人分數不變,即仍有半數人成績高於40分、半數低於40分,「中位分數」(40) 「英文科相對貧窮線」(20) 都不變,這班同學就「完全脫離」英文科相對貧窮了。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梁老師付出大量時間與精神為成績最差的同學補習, 假以時日, 令他們的成績進步至20分以上應該不難. 不過, 若有部份同學高過40分, 則會令「英文科相對貧窮線」升高至20分以上的位置, 對這班同學「完全脫離」英文科相對貧窮構成一定程度的困難.

然而, 梁老師花了如此多心神在成績較差的同學身上, 難免顧此失彼, 令部份成績剛在40分以上的同學跌落「中位分數」(40分)之下, 令「英文科相對貧窮線」可以維持在20分的水平.

My Time 提到...

基本可𣎴可能不是簡單數學上的問題,如果定義改為「福利轉移後」是絕對可以的,政府大派金錢便完全消滅新定義下(「福利轉移後」)的貧窮。但現實社會一定有失業人士,再加上退休人士,在「政策介入前」或「福利轉移前」是不可能沒有這定義的「貧窮」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