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未來的醫院可親嗎?

    去年本港某公立醫院出了一個茶杯裡的小風波,醫院人力資源部舉辦常規培訓,邀請各單位提名新員工参加。培訓班的主題惹起一些醫生不滿,在社交網站「群起而攻之」,人力資源部的同事弄得有些狼狽,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引起爭議的主題是 customer service,那是教些禮貌待人、體恤聆聽、跟進服務的行為和規矩。專業醫護人員對於「customer」這個字有牴觸,它令人聯想到「討好顧客」、「顧客永遠是對的」那種消費主義語言。
我最近讀到,hospital hospitality 這兩個字,是同根生的兩姊妹。拉丁文語根 hospes,是「陌生人或外地人」,hospitium 一字代表「好客」。醫院願接待外地來的陌生人,讓無依的病者留宿,施以醫護照顧,是文明進步。在這基礎上,建立有禮貌的、親切的「待客之道」,是自然不過,不弄得太甜膩便是了。
在歷史長河,醫院踏入二十世紀就「科學化」,到了二十世紀下半頁,更進入高速「科技化」的階段。「科技」的吸引力比「科學」更大,無論在病人或是醫護人員,擁抱高新科技是一往無前的。人文學者警告:不要在醫療科技中迷失,不要遺忘「醫療的目的」(The goal of medicine)
這是有意思的題目,但很快便冷落了。未來的醫院可能須關注另一種較「低層次」的迷失。醫院分科又分科,科技專門更專門,愈來愈複雜的醫院正在蛻變為一座又一座的「科技迷城」。任何人來到醫院,第一個感覺是迷失。未來的醫院會否從「接待陌生人」的地方,變成「令人感陌生」的地方?
我相信未來的醫護人員仍然專業而富有使命感,未來的醫院管理仍會注重親切「待客之道」,但這些將如逆水行舟。整體而言,在醫療的科技迷城,谷種複雜陌生的變化,是傳統培訓抵消不了的。不要說病人,就是新來的員工,都不易克服陌生感覺。
《明周》2012923日】

【在《明周》寫「未來的醫院」,一列八篇,這是最後一篇。在這次偶然的寫作之中,我對醫院服務的思考轉至一個不同的層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