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陳丹青與阿城的八十年代

陳丹青講起八十年代,他眼中的作家阿城:「(我們)是右派的孩子,都他媽老知青。」
文革結束三年後(1979) 識,一見如故。陳丹青比阿先離開中國(1982年去美國),「一大早阿城到(美術學院)校門口送我,他要上班,不能和大家一起去機場那時連擁抱都不會,就那麼扶著胳膊,流他媽眼淚。」(查建英《八十年代訪談錄》,Oxford版,頁75)
1983年秋,陳丹青忽然收到阿城寄來一篇小說,「寫在練習本那種破紙上,寫我們這類傢伙流浪,夜裏在火車站的事。」
阿城一炮而紅的作品《棋王》的故事也從火車站開始,但這兩頁練習本破紙並不是的《棋王》的前身。阿城說那只是習作。
愛文藝的人,人人都有少年習作,這有什麼特別?陳丹青看出了我們不會看見的一種劃時代的意義:「這簡直太刺激了:在我們青少年時代,除了五四一代小說,就是解放後的革命小說,總之,就是那種印出來在書店裏賣的小說書。我從未想像一個我認識的傢伙,一個同代人,也寫小說現在這篇小說捏在我手心裏,兩張破紙,可那是小說呀!」
阿城在1985年到美國。談到初到異地的感想,他的感想有點出人意外。其他文化藝術人,像作曲家劉索拉等,出國後往往經歷「失重」的階段:本來正在一個浪尖上,出國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普通人,而且有語言和文化隔閡。阿城出國時,《棋王》已大紅大紫,他有沒有這種「失重」感?
阿城卻道:還高興,因為發現常識還在,比如說最基本的信用,比如助人。你知道在美國經常碰到有人來問:要幫忙嗎?這個中國原來就有,『要搭把手不?』『不用,謝謝了,您忙您的』,到文革,尤其是現在,沒有了,以前有啊!學雷鋒助人為樂?這不是罵人呢嘛!這是最起碼的教養啊。」
阿城說,在美國時心下踏實,因為自己從小慣了被推到邊緣,沒有什麼打入主流社會的壓力。「你只需要跟人家說真話,你做什麼不做什麼都很安心嘛。」「一路遇到的人,都是不懷疑你的,只要你按照久違了的常識去做,你就不會出錯。安心。所以,我等於出去休息了十幾年。」
八十年代終結於1989年。阿城說,從政治上說,「我是比較清楚的覺到,八十年代是一個要彌補信用的年代,但結果1989年信用徹底崩潰了,沒有了。」
〈大夫小記〉200712日及3日,經修訂。題目新擬。

1 則留言:

奕山 提到...

謝謝分享,希望很快會開始另一個'彌補信用的年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