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無 point 的考試

檢閱舊稿,來到下面一篇:〈無point的考試〉。準確一點,應該是「無point的詩文試題」。
選一首晃頭晃腦的詩,用作教材也會悶死學生,何況失驚無神變成試題?太過分。
網上有一位中文水平看來蠻不錯的考生如此記述感想:
《會考—中文科》奇怪的經歷
完成了中文科的閱讀和作文試卷。感覺上頗不錯,很有得著,但心裡有點遺憾。
閱讀材料總有三篇,各自圍繞了《月》作為題材。第一篇從月引言太空科技對人帶來的得益。
不可以說難度很深,但需要一些時間去鑽研題目帶出的意思…。
第二篇,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我後悔沒有讀詩詞歌集,以致不懂了詩句上的意思。
大致上,說作者從觀月,透露了人生的哲理。江水流逝,皎月依在。人生在世,短短十多年,為誰而嘆,為何而勞?我看出的意義就是這樣子。
但我知道,自己是錯了八九成了。這篇佔三十分,這樣子就失去了三十分,我真的很笨!

point的考試
外遊回來補讀副刊,見馬家輝連篇評彈本地教科書與考試文化,頗見痛快。學校課程把知識切割得了無生趣,是長期的問題。馬家輝說這是官僚與出版商的「共業」,我會說是習氣。
今年中學會考中文科卷五以潮流用語出題,「屈機」「O嘴」等等,有人指是無聊,但我看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卷一那篇唐詩。
這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全詩36句,開頭「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還可以,之後反覆講「春」、「江」、和「月」已見堆砌,至中段「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祇相似。」人呀月呀一大堆,簡直是「一嚿雲」。再往下,就是「月照離人」,「樓上簾捲」。「玉人妝台」,又陳套又累贅
唐詩燦爛如繁星,偏要選一首堆砌詞藻,寄意模糊的來考學生,也還罷了,考評當局更不讓學生書寫自己的體會和理解,竟然考「多項選擇題」,考「分句分段」、和修辭名堂。
馬家輝要求以學生的學習趣味為主導,陳義過高了;我可以接受「考試主導」——只要所考的東西「有point」就好。
〈大夫小記〉 2008722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