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兒子中學會考,有一本「中國文化」教科書令他叫苦連天,名為《語文常談》,作者呂叔湘國學功夫深厚,卻不反對中文簡體化,反而怕簡體字只能治標,解決不了中文方塊字難寫難記的問題。他甚至主張,長遠而言中文應以字母拼音全面取代方塊字,以解決中文打字印刷需要。一本香港高中學生必讀的「中國文化」書建議取消方塊字,有點諷刺。這本書出版於1982年,當時未有中文電腦輸入法,亦未有讓手指觸屏輸入的科技。如果他現在重寫再版,結論可能不一樣。
曾有「繁簡字體優劣」爭論,有人怕香港堅持沿用繁體字會被簡體字的中國大陸「邊緣化」;海峽彼岸則見台灣人排斥簡體字,加深厭「統」恐「共」心理。
我覺得文字是活的,可以並存而互相吸納。最好由人民互動改良文字,一些現有的簡體字可以回復繁體,有些繁體字亦會自行消失。
我喜歡的簡體字:「众」(眾)、「尘」(塵)、「礼」(禮)、「辞」(辭)。
我討厭的簡體字:「华」(華)、「汉」(漢)。最討厭的當然是「区」(區),怎能在原本有「品」的家族姓氏打上粗暴的交叉!
原載《明報》「大夫小記」,2006年5月23日,經修訂。
4 則留言:
冇「品」小問題喇,我姓馬,马連腳都冇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8wnx.html
超討厭「众」字,人壓人,不平等。
"最討厭的當然是「区」(區)"
當問題燒到自己頭上, 發火是理所當然的; 能夠為大眾的事情(亦即眾人之事的政治)而不平則鳴, 才是難能可貴的情操.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