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是九龍醫院康復科的部門主管,從劉海若個案想起一個問題:香港整體的醫療服務比內地優勝可靠,但內地時聞奇蹟康復個案,本地醫療卻很少奇蹟,為甚麼?
劉海若是鳳凰衛視知名記者,訪英遇火車意外腦創傷深度昏迷,英國醫生過早判斷她無可醫治,會變成永久植物人,送返中國治療,奇蹟康復。
英國醫生的一點草率,造就了後來的康復「奇蹟」的必要條件。據《太陽報》4月9日報道,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盧小健說,「劉海若送醫時還不是醫學概念上的植物人,神經仍有知覺。」
2006年3月,我在林順潮醫生婚宴聽到他母親當年康復的「奇蹟」。林母在一個清晨帶湯到威爾斯醫院慰勞兒子,被車撞傷,治療經年仍然昏迷,出院時仍反應,但林父不離不棄地照料她,幾年後她甦醒了,更恢復相當的認知能力。
林母的例子和劉海若同樣是深度昏迷,「奇蹟」出現的經過卻完全相反。在林順潮看來,奇蹟是他的父親創造的。
兩個病例都是交通意外造成腦創傷。撞擊性腦損傷與人們熟悉的中風令致腦梗塞是不同的。中風病人過了半年就極少會有大進展;撞擊性腦創傷的康復進程卻很參差,尤其是年青病人,有些在一、兩年之後仍會出現重要的後期進展。
有些香港醫生會說,我們不像內地那樣高調宣傳治療成果,所以無人注意。這解釋有些道理,但略嫌表面。
香港醫療以公立醫院為主,公共醫療提供的是可靠的中上水平的服務,像百佳惠康麥當奴大家樂大快活,服務越大路就越似no-thrills貨品,不會有很多驚喜。
本地醫療不單是no-thrills,也是no-mystery。香港醫療徹底地追隨英國醫學的理性主義和實證傳統,這個傳統基本上是排拒任何神秘和神奇的治療手段的。傳統中醫比西醫「神奇」,但香港目下發展中醫藥的模式也是飛快地「非神秘化」。
現代社會要問責,問責的前提是凡事有規有矩依指引。不越雷池半步的醫療難有奇蹟。
《明報》「大夫小記」,2006年4月16 至18日,經合併重寫。
2 則留言:
在民智未開的地方有較多奇跡, 正如各宗教典籍記載的種種奇蹟在現代社會已近乎絕跡.
樓上的朋友說的“在民智未開的地方”,我倒覺得應該是“在理性主義和泛科學主義還没成為至高無上的地方”比較準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