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醫院是否還能「濟世」?這是一個不簡單的問題。荃灣有仁濟醫院,名字的由來相信與「仁心仁術」和「濟世為懷」的理想有關,中國近代史上有美國傳教醫生嘉約翰(John G. Kerr)1859年在廣州開設的博濟醫院,並設立中國的第一間西醫學校,貢獻甚大。
現今的醫院有使命宣言,例如强調視病者如親人,但很少會宣稱「濟世為懷」。濟世」有「救濟」的意味,我們在一個權利思維主導醫患關係的時代,你以為病人求醫是求施捨嗎?
慈善精神(charity) 在現代並未死亡,只是面貌在無可奈何地變遷。就醫院而言,教會在醫院的角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漸淡出。在美國,1945年,天主教醫院有700間,隨著社會的世俗化和日益嚴格的聯邦政府監管,醫院的管治模式也要時常作出艱難的更新。
非教會的社區慈善醫院也好不了多少。這些多是在市郊和農村的中小型醫院,由當地的善長捐獻建成。我在美國念書時,社區醫院曾被視為理想的服務模式 。當醫療科技飛躍,大學醫院和嶄新的科技巨無霸醫院搶奪了市場,而社區變遷往往令小城小鎮的善長星散,尋覓有學識的人士参與醫院管治也不容易。 政府的Medicare 和 Medicaid兩大醫療福利在1982年改變支付模式,令財源不穩的慈善醫院岌岌可危。往後十年間,309間村郊醫院倒閉。
這真是很「灰」的一幅景象!在醫院服務範圍,慈善的功能是否真的所餘無幾?試想想,以前捐贈善款,開始醫院「濟世」是多崇高的精神!如今提供醫院服務一般會視為政府的責任,得到服務是理所當然的。
未來的醫院還能「濟世」嗎?我並不悲觀。醫療單靠政府,或是迷信市場,都是靠不住的,前者無力長久支撐整個安全網,後者無心照顧貧苦無依的一群。當「權利主義」的思想走到盡頭,人們或會重新發現濟世精神的可貴。
【《明報周刊》2012年8月18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