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進步作為補償?

李克強接任總理,溫家寶卸任。在2008年刊出的兩篇專欄文章我寫過溫家寶的軼事,從中可見其人,也可見其勉勵言語底裡的時代。活在這個時代的人需要自勉,在這個時代自勉需要很强的意志。
我把兩篇文章撮合重寫了。
*              *              *
溫總理有文學氣質,能以富感情和富使命感的語言在逆境與災難中打動人心,甚至扭轉情勢。91日,在汶川大地震後重生的北川中學,他對剛剛復課的師生說:一個民族的災難,總會有民族的進步來補償。這個補償就要靠青年,靠青年們的努力奮鬥來完成。」多難興邦的信念和呼在空氣中蕩漾迴響。
這是他的人生觀和歷史觀,並臨時臨急的打氣說話。8月初,他到解放軍總醫院看望季羨林,談到今年災害多,就說到幾千年來,中國都是災難和文明進步伴隨在一起的。2003年起,溫家寶五次到醫看望年老久病的季羨林,最近一次82日。溫家寶說:「我常講,幾千年來,我們國家都是災難和文明進步伴隨在一起的。有一句名言: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是恩格斯說的。」季老敏捷地答話。
  溫接說:「我們的歷史總是和洪水、乾旱、地震等災難聯繫在一起,但我們這個民族從沒有潰散過,反而愈挫愈奮。」
  季說:「一個民族和一個人一樣,災難能鍛煉一個人的意志,也能鍛煉一個民族的意志。」
季羨林在文革浩劫中吃盡苦,他說的是從災難鍛煉意志,重點不在於歷史會否為災難作出補償。
溫家寶說「民族愈挫愈奮」,這是志氣,但是否能由此推論出「巨大的歷史災難總會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呢?看全人類吧。二次大戰是災難,以核彈結束;六十多年之後,地球上核武器的總火力比起當年增加數十萬倍,進步了嗎?
訪問北川中學後不久,924日,溫總理出席美國紐約一個午餐會發表演講時,還是一個民族的災難,總會有民族的進步來補償。」
這是在三聚氰胺毒奶災難之後,人禍不是天災。其實大地震的巨大傷亡亦不純是天災。
我不知道,他身邊有無人會向他直言:激揚的話,講多了,「邊際效用」會下降。
季羨林比較實在 —— 說鍛煉,並不言什麼進步或補償。
〈大夫小記〉 20081078日,經修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