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穩定與打壓之間

上星期我的一篇網誌題為〈關心我們,打擊他們〉,文章起頭一句是:「政府出重手壓抑樓價」之後留意到,同樣一件事,在各報章媒體有完全不同的修辭說法:
政府推出兩項措施打壓樓市
政府辣招調控樓市
政府出重手對付樓價過熱
當局連出兩招抑壓住宅樓價
為打擊炒樓風和遏制樓價上漲,香港政府推出兩項新征稅
哪一種說法最準確?
政府官員的說法也有幾款:說是「穩定樓市措施」,說「管理(住屋) 需求」,說「遏抑炒樓措施」,等等。
在「穩定」與「打壓」之間,有很大的修辭空間!
咬文嚼字有時很無謂,但推敲對此事的說法有啓示。政司司長說兩項措施是「適度」。日前他再解釋:「不是不歡迎外地人在香港置業,更不認為他們是樓市問題的罪魁禍首,只是在供應比較緊張下,可以紓緩供求失衡的情況,並優先照顧本地居民的房屋需要。」
依此說法,目標是紓緩供求失衡,照顧本地居民的房屋需要,意願很温和,焦點很明確。
但他又說,「注意到寫字樓、商鋪、工廈的價格有不少升幅,如有需要不排除會推出措施,防範資金氾濫造成非住宅樓宇市場的泡沫。」
這麼一說,意願和焦點又不同了,總之凡有資金氾濫造成泡沫,政府就要動手。這是與炒家「對奕」的心態。雖然政府不會承認這是「辣招」,但發展局長無意中說了,措施要夠「狠」:這是作戰,不單是「穩定樓市」而已。
「政府出重手壓抑樓價」經得起推敲,樓市未必就此健康平穩發展。樓價可以受控,但市民未必敢買樓。

沒有留言: